欢迎来到我公司网站!
24小时咨询热线

蘑菇汤中亚硝酸盐中毒致死 孙子抢救无效死亡

发布时间:22-06-14 13:18:04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

  看看这些教训,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从口入”。

  警惕饮食中的“剧毒陷阱”

  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介绍,从临床救治经验来看,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毒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①

  点击放大查看↓↓↓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酸汤子、黑木耳事件

  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银耳、久泡的黑木耳、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吊浆粑、河粉等。

  1. 椰毒假单胞菌

  2021年,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罗丽媛发表在《食品安全导刊》上的文章显示,椰毒假单胞菌可产生耐热性强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120 ℃高温煮沸仍可保持毒性,严重损害人的肝、肾、心、脑等器官,中毒后无特效治疗药物,致死率极高。②

  例如,黑龙江鸡西的酸汤子事件就夺去了9人的生命。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一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而后引发了食物中毒事件中。据悉,因为冰箱放不下,冷冻过的酸汤子被从冰箱里拿出来,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放了几天。于是由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③

  还有常见的泡发黑木耳引起中毒的事件。据武汉晚报2019年报道,武汉一母女俩吃黑木耳拌菜后开始腹痛呕吐,该黑木耳已泡了两天两夜。接诊医生表示,长时间泡发过程可能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同样产生米酵菌酸,导致中毒。④

  2. 李斯特菌

  2021年8月,据荔枝新闻报道,江苏南京吕女士因食用存放于冰箱2天的鸡汤而导致脑膜炎。接诊医生表示,致病原因就是冰箱里的李斯特菌。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罗丽媛2021年发表在《食品安全导刊》上的文章解释,李斯特菌尤其以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制品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对于孕妇、婴幼儿、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一旦发病,病死率可高达20%~50%。②

  二、霉菌性食物中毒

  1类致癌物黄曲霉素

  霉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素中毒,霉变甘蔗、霉变番薯中毒等。

  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医师赵建军2014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黄曲霉素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⑤

  它更多见于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安徽极品虎王是真的吗因为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黄曲霉菌。

  一旦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坚果,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不要偷懒。木筷子半年或一年更换1次。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河豚鱼、鱼胆、织纹螺等

  河豚鱼、鱼胆、织纹螺等也是常见的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

  1. 河豚

  福州晚报报道,泉州一名渔民在渔船返港时,捕到几只野生河豚,吃完半个小时后,两人出现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而且很快还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河豚中毒临床上无特效解毒药,所幸经过“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治疗,两人都转危为安。

  注册营养师谷传玲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解释,之所以吃河豚可能会要命是因为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具体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的毒性最强,它的毒性比氰化钠还要强1000倍,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

  另外,河豚毒素在煮沸、盐腌和日晒下,也不能破坏其毒性,处理不到位,吃河豚干也可能中毒。⑥

  2. 鱼胆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营养师黄英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鱼胆汁的主要成分为:胆酸、牛磺胆酸、鹅去氧胆酸、氢氰酸、组胺等,其中最毒物质氢氰酸能抑制体内40多种酶的活性,使细胞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细胞内窒息”。

  鱼胆毒素能直接作用于胃肠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被吸收后作用于重要靶器官肝、肾,引起肝细胞肿胀坏死、肾功能衰竭,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⑦

  3. 织纹螺

  4月8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提醒:

  每年4~9月为织纹螺旺汛期,同时也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⑧

网上卖的极品虎王管用吗

  有毒的光织纹螺。图自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四季豆、野生蘑菇、黄花菜

  1. 未煮熟的四季豆

  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辉等人发布在《医药卫生科技》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植物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是四季豆。

  四季豆是我国多个地区秋冬季主要蔬菜之一,若烹饪时烧煮不透,不能破坏其所含皂苷和血细胞凝集素等物质,使其对消化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或破坏红细胞,即可引起中毒。⑨

  2. 毒蘑菇

  2021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刊登的文章显示,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国共报告了10036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起疾病、21967人住院,788人死亡。其中,云南报告的中毒事件、疾病和死亡人数最多。

  2010-2020年中国报告的蘑菇中毒事件数量。图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提醒,预防蘑菇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快催吐并前往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①

  3. 鲜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毒素,一次食用50克以上就能引发中毒症状,最好吃经过处理晒干的黄花菜,但是也不能大量食用来“降尿酸”。

  断肠草很容易跟金银花相混淆,自己不要在野外采摘金银花。①

  五、化学性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化学性中毒一般涉及剩菜剩饭、未腌制好的泡菜咸菜、被化学品污染的水等。而亚硝酸盐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化学性中毒。

  1. 安徽太和极品虎王 隔夜剩饭

  据潇湘晨报报道,长沙市第一医院就接诊了一名因进食了隔夜菜,导致食物中毒的患者。这位老人被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

  据了解,老人经常吃剩饭剩菜。事发当天早上,她就进食了隔夜食物:一份菠菜和豆腐。尽管放进了冰箱,饭菜还是有些许异味,但是怕浪费还是把它们都吃掉了。几个小时后就发生了上述事情。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朱沈辉提醒,随着夏季的到来,食物更容易变质腐坏,应注意食用新鲜食物,饭菜最好现做现吃,切勿食用变质腐烂食物。⑩

  2. 腌制菜

  据绍兴公共频道报道,浙江一名5岁小女孩因吃了自家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中毒入院。女童送到医院时已经嘴唇发紫,指甲呈紫色,经检测血氧饱和度只有83%,而且有非常明显的缺氧症状。

  苏北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蒋放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波动是有规律的:头一两周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30天后含量会很低,放心适量吃。?

  避免食物中毒,记好5句话!

  1. 不熟悉、不常吃、不是正规场所购买的食物,不要随意尝试。

  2. 发霉的食物直接扔掉,不要切掉再吃。

  3. 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箱,放久了也会坏。

  4. 处理生食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如刀具和切肉板。

  5. 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

  更多健康信息

  本文综合自:

  ①2021-04-08 广州日报《男子突然多器官严重受损,只因吃了鱼的这个部位!警惕:毒过砒霜,尚无特效药》

  ②罗丽媛.浅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控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1(27):51-52.DOI:10.16043/j.cnki.cfs.2021.27.033.极品虎王第三代

  ③2020-10-23 健康时报《黑龙江酸汤子中毒9人遇难》

  ④2019-08-29 武汉晚报《母女俩吃隔夜泡发黑木耳中毒 提醒:还有这些食物也要注意》

  ⑤2014-08-25 健康时报《让黄曲霉素滚远点儿》

  ⑥2019-03-08健康时报《拼死吃河豚?慢着!》

  ⑦2017-03-10健康时报《关注:鱼胆不能吃》

  ⑧2019-04-09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请市民朋友注意:禁止前往海边采捕织纹螺》

  ⑨刘辉,任婧寰,伍雅婷,王霄晔,王锐.2018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01):147-153.DOI:10.13590/j.cjfh.2022.01.028.

  ⑩2022-05-19潇湘晨报《吃了隔夜菜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医生:饭菜最好现做现吃》

  ?2016-12-27 健康时报《腌菜头一两周别吃》

快速导航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代理流程
联系我们
产品直达
行业新闻
公司公告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3-2020 版权所有 极品虎王正品专卖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