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宾
病例摘要
一、病史
患者女,45岁,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左侧乳腺一核桃大小包块,伴乳头溢液,无红肿,无疼痛不适。乳腺超声检查提示:左侧乳腺1-2点见2.7 cm *2.4 cm*1.4cm的局限性病变(BI-RADS分类:4B类)。外院穿刺病理提示不除外黏液癌可能。随后在我院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术。
大体检查:左侧乳腺上方见大小约2.5cm*2.0 cm *1.6 cm的质中包块,边界较清,切面呈胶冻状。
二、镜下表现
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囊肿,其间伴有薄厚不一的纤维间隔,腔内充满黏液,并见灶状钙化;部分囊壁被覆完整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以单层扁平、立方或柱状细胞为主,部分为假复层细胞,局部可见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突起,偶见拱桥样改变;细胞具有异型性,核分裂罕见。黏液湖内见漂浮的微乳头状上皮细胞簇,并被纤维间隔包绕。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三、免疫组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漂浮的上皮细胞簇ER强阳性,CK5/6阴性,且肌上皮丢失(无P63表达的细胞)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ER
CK5/6
P63
四、最终诊断
最终诊断为黏液癌,背景为广泛黏液囊肿样病变伴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
专家点评
MLL(黏液囊肿样病变)是一个由形态学特征命名的病变,影像学特征常表现为聚集性钙化。目前的观点认为属于乳腺产生黏蛋白病变组织学谱系的一部分,这类病变包括无或伴有相关上皮异型性的黏液囊肿样病变(MLLs)、伴有黏蛋白产生的原位导管癌(mDCIS)和黏液癌(MC)[1]。
极品虎王淘宝靠谱吗MLL镜下常呈充满黏液的囊肿,囊内衬均匀的扁平或立方上皮,根据其上皮的性质,可以呈良性、不典型性,或达恶性诊断标准(原位或浸润)。由于常伴有破裂和黏蛋白渗出到周围的间质中,出现黏液湖中漂浮上皮细胞团的现象可能造成诊断挑战,尤其在穿刺组织的诊断中。根据瘤细胞的异型性,漂浮细胞团是否存在肌上皮,漂浮细胞团所在的囊壁有无内衬的细胞等形态特征,以及最近研究表明间质黏蛋白池的新生血管化在MC中明显多于MLL[2],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辅助可明确诊断。当然还应该警惕MLL由于穿刺造成的貌似浸润的假象。
[1] A review of mucinous lesions of the breast.Ginter PS, Tang X, Shin SJ.Breast J. 2020 Jun;26(6):1168-1178. doi: 10.1111/tbj.13878. Epub 2020 May 18.
[2] Mucin Neovascularization as a Diagnostic Aid to Distinguish Mucinous Carcinomas From Mucocele-like Lesions in Breast Core Needle Biopsies.Onken AM, Collins LC, Schnitt SJ.Am J Surg Pathol. 2022 May 1;46(5):637-642. doi: 10.1097/PAS.0000000000001814.
病例解析
黏液囊肿样病变(mucocele-like lesions, MLL)于1986年首次被ROSEN教授提出,认为是一种与小涎腺黏液囊肿类似的良性病变,并被定义为含有黏蛋白的囊肿,衬覆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常伴有黏液外渗;患者平均年龄53-55岁。无特定发生部位。影像学检查常伴有微钙化而被钼靶筛查检测到,B超检查提示囊肿,钙化囊肿或低回声灶。
黏液囊肿样病变(MLL)临床病理特征
一、 大体检查
普通的黏液囊肿样病变吉隆宏安生物有限公司的极品虎王通常小于1cm,病灶无法被触及,有时被描述为不规则胶冻状透亮区或多囊性胶样结节。
二、 镜下表现
导管充满黏液并囊性扩张,部分破裂,从而导致黏蛋白渗透到周围间质中。MLL的上皮可以为扁平、立方或矮柱状。外渗的黏液池中缺乏飘浮的上皮细胞簇,但可见到脱落的上皮,上皮通常呈线性,无明显异型性,且存在肌上皮。黏液池内常见大的颗粒状钙化(特征性改变),周边纤维组织内常见淋巴细胞浸润(见下图)。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图1
图2
图3
图4
MLL常伴有柱状细胞变,或导管上皮增生性改变,如UDH或ADH,有时会伴随肿瘤性增生,如原位或浸润性癌。当诊断导管原位癌时,需以2个导管为阈值,而不应以2mm为阈值;当诊断浸润性癌时需寻找黏液池中有无漂浮的恶性上皮细胞簇。
有专家认为MLL是一种疾病谱系,可以为良性病变,也可以伴有FEA、ADH、DCIS,甚至伴有黏液癌或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但并不代表MLL本身是恶性或癌前病变。因此,MLL最好被认为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如果不进一步对内衬上皮伴有的病变进行分类,其本身不足以作为最终诊断。
三、预后
黏液囊肿样病变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伴随的病理改变。
四、穿刺活检的局限性
粗针穿刺活检诊断MLL目前仍存在争议,因MLL具有异质性,不能明确病变是良性的MLL还是同时伴有ADH和DCIS或浸润癌。
当穿刺诊断为MLL时,若临床或影像发现有肿块时,建议将肿块切除后进一步明确;
当穿刺活检诊断为MLL伴有非典型或恶性时,则是外科切除的明确手术指征。
世和基因助力NGS院内落地
随着分子病理的发展和进步,NGS作为一项颠覆性分子诊断技术,凭借通量大、覆盖面广、敏感性高等优势,在病理检测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尤其对于肿瘤的确诊以及分型,是临床诊断的一把利器。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NGS分子病理工作,NGS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及质量控制,是精准检测的关键。
作为中国肿瘤NGS领军企业,世和基因自主研发的益胜康TM“EGFR / ALK / ROS1 / BRAF / KRAS / HER2基因突变检测极品虎王产地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国械注准20183400408)”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于2018年9月取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NGS打破空间局限,在医院病理科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NGS检测从湿实验(样本接收、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到干实验(生信分析、出具报告),质量管理体系需贯穿检测全流程。世和基因结合NGS新需求的“人机料法环”管理体系,取得CAP / CLIA / ISO15189三项国际权威认证,自主研发的生信分析算法,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能够充分保证检测质量合格且解读结果准确。
从实验室建设、实验人员培训到生信分析、报告出具,质控体系建设,世和基因拥有自动化程度高的NGS一站式落地方案。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世和基因受邀参与了我国肿瘤临床LDT精准检测领域第一个专家共识的执笔撰写工作,表明了业界对世和基因检测及质控能力的高度肯定和权威认可。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新技术的不断开拓,和全面多维度的学术交流,推动和加速NGS入院规范化发展,将更多精准医学解决方案带入临床,服务患者。
世和基因致力于肿瘤精准医疗、伴随诊断及临床转化研究,为医院提供一站式NGS解决方案;中国独角兽企业
NGS及液体活检实验室获CAP / CLIA / ISO15189三重国际认证,210次通过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参与发表以及公司参与临床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共450多篇,总影响因子(IF)超3700分;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肺癌精准医学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拥有发明专利22项(其中境内20项),其中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19项
2018年,公司研发的“EGFR / ALK / ROS1 / BRAF / KRAS / HER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系国内同期首批获准上市的肿瘤伴随诊断高通量基因检测产品之一
基于ATG-Seq等液体活检技术的CALIBRATE系列多癌种围术期大型临床研究成果相继发表。2021年5月,前瞻性多中心早中期肠癌术后ctDNA MRD大型临床研究(CALIBRATE-CRC)成果发表于J Hematol Oncol(IF=23.2);2021年9月,液体活检预测直肠癌新辅疗效的大型临床研究(CALIBRATE-RC-nCRT)成果发表于PLoS Med(IF=11.6);2021年11月,前瞻性早中期肺癌术后ctDNA MRD大型临床研究(CALIBRATE-NSCLC)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s(IF=17.7);2022年5月,ctDNA预测局晚期NSCLC精准放化疗疗效大型临床研究(CALIBRATE-LC/EC-CRT)成果发表于Mol Cancer(IF=41.4);2022年10月,前瞻性早中期肺癌术后MRD ctDNA克隆分析大型研究(CALIBRATE-LuCaTH)成果发表于J Hematol Oncol(IF=23.2)
基于MERCURY多组学液体活检技术的DECIPHER系列多癌种早筛研究成果相继发表。2021年10月,大型肠癌早筛临床研究(DECIPHER-Colon)成果发表于J Hematol Oncol(IF=23.2);2021年12月,大型肝癌早筛临床研究(DECIPHER-Liver)成果发表于Hepatology(IF=17.3);2022年6月,国内首个大型泛癌种早筛研究(DECIPHER-Multi)成果发表于Mol 极品虎王压片糖果红色Cancer(IF=41.4);2022年6月,大型肺癌早筛临床研究(DECIPHER-Lung)成果发表于eBioMedicine(IF=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