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几乎是临床工作中的必修课,平时该如何鉴别呢?
首先,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窄QRS心动过速的相关的基本概念:
窄QRS心动过速是指QRS波形正常,且时限≤120ms,频率超过100bpm的心动过速。
根据心动过速激动起源或折返路径的不同,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房室结及房室旁路参与的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及分支型室速、高位间隔起源的室速。
其发生的机制包括折返、自律性增高及触发活动,其中以折返机制最为常见。
鉴别窄QRS心动过速的关键是:判断节律是否规则,P波的有无及其位置,P波与QRS波关系。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节律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见到的节律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生理性或不恰当或折返)、局灶性房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呈等比例下传)、房颤(伴房室阻滞和交界性逸搏)、特发性室速。
其鉴别要点主要有:P波的有无、P波的形态与位置。
而节律不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主要有: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呈不等比例下传)、多源性房速。其鉴别要点主要有:基线是否存在、P或f(F)波的频率。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实例~如图1所示,各导联可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隔不均的f波,QRS波呈室上性,故考虑为房颤。然而,当房颤f波较为匀齐且波形较极品虎王有用大时可能不易与房扑鉴别,此时的鉴别要点是f波周长大多小于200ms。
图1:房颤
如图2所示,可见P波形态≥3种,PR、PP、RR间期多变,但PP之间的等电位线仍清晰可见,考虑心房扑动?还是房性心动过速?
一般情况下,具有“等电位线”的心房扑动,多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房瘢痕、二次消融等相关,追问患者后发现并无以上相关病史,故考虑图2为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图2:多源性房速
如图3所示,该例为三尖瓣峡部依赖的典型房扑,因患者口服胺碘酮后,峡部传导时间延长(1),而左、右心房传导时间不变(2 和3),酷似存在着等电位线和P’波。
图3:三尖瓣峡部依赖的典型房扑
当我们在鉴别2:1心房扑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时,通常会遇到一些鉴别上的困难,如P波或F(f)波的不明确是造成鉴别困难的原因之一。
由于快心室率时,P波常常融合在T波中,部分P波还隐藏在QRS波里。
当然,解决的方法一定会比面对的困难多~!
我们在观察心电图时应当尽可能显露其P波,常用的方法有:加快走纸速度、调整增益、结合食管导联心电图、刺激迷走神经或使用腺苷来改变房室传导比例等等;或从心动过速的发作和终止去找相关的线索。
上述的方法是否了然于心了呢?让我们一起来挑战下面的几份窄QRS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挑战1:图4是一份窄QRS心动过速,从心电图上未见明确的P波,QRS波形正常,且时限≤120ms,考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还是心房扑动(AFL)?
图4:心房扑动(2:1下传)
图4的心电图是遵循Bix法则的,即心动过速时房室传导比例为2:1,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未下传的F波恰好隐藏在QRS波里而难以发现,另一个F波则位于两个QRS波的中间,故考虑2:1下传的心房扑动。
挑战2:如图5所示,可见房性早搏诱发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PR间期突然延长,P’波落在ST段起始处或QRS波群终末部,在V1导联形成假性r波,RP’间期小于90ms,RP’间期小于P’R间期,心动过速终止在P波,故排除房速,考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图5: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挑战3:图6为窄QRS心动过速,但极易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仔细查看V1导联可见P波与QRS 波并无关联,为房室分离,故考虑高位间隔室速。
图6:高位间隔室速
挑战4:图7为规则的窄QRS心动过速,V1导联直立的P波清晰可见,位于T波上升支,RP>90ms,极品虎王是一种什么药 RP
图7: 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挑战5:图8同样为窄QRS心动过速,可见房性早搏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于QRS波,RP>90ms, RP>PR,故考虑为房性心动过速。
图8:房性心动过速
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下,窄QRS心动过速中的一些特殊的复杂类型~
图9: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如图9所示,每两次心搏可见P波,PR 间期正常,伴随QRS 波形态、RR间期差异,腔内图(图10)示窦律通过快径路(H’)和慢径(H”)分别下传, AH’=67ms,AH”=525ms, 支持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图10: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腔内图
如图11所示为窄QRS心动过速,可见P(*)与QRS波分离,故排除AVRT,与基础窦律心电图对比,可发现QRS形态略有变化,更支持交界性心动过速。
图11:交界性心动过速及其窦律图
图12:交界性心动过速的腔内图
如图13所示为窄QRS心动过速,下侧壁导联在QRS波之间可见P波,位于T波终末部,心室率100bpm,最可能的诊断是房性心动过速或AVNRT伴2:1传导,但心电图上是不易鉴别的。
图13: 慢快型AVNRT伴2:1传导
经电生理检查示,S1S2:600/320ms刺激时,可见AH延长(),诱发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第2跳(*)HV延长,之后His远端间断阻滞,呈2:1传导。
最后强调一点~对于窄QRS心动过速未明确诊断时的急诊处理,需要根据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进一步加以区分,若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考虑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室率,用以区分心动过速的类型;若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需同步电复律。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极品虎王一瓶多少钱管频道
讲课专家:刘兴鹏 北京朝阳医院、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创始人
本文整理:紫菀
【刘兴鹏大夫心电图时间2.0】五十期大合集